新华社贵阳12月3日电 题:靛蓝色的传承:非遗手艺让她们走得更远
新华社记者田德丰、崔晓强
【资料图】
一条长7.4米、宽2.2米的靛蓝色染布上,白色线条勾勒出的胡同、四合院等建筑元素,在暖色灯光下栩栩如生。在北京一家咖啡店,巨幅蜡染装饰令人耳目一新,“以蜡防染”的苗族蜡染技艺与年轻时尚的现代文化在此相遇。店内陈列的桌布、手提袋,店员的围裙上无不充满着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苗族蜡染技艺的元素。
这些创作,出自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的苗族蜡染技艺非遗传承人杨而报浪和她的伙伴们。与作品中的城市场景不同,丹寨县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角,以苗族为主的多民族在此共同聚居,孕育了多彩的文化和淳朴的民风。
2021年,北京的设计师找到了杨而报浪,提出了设计理念和画面内容,双方达成合作。杨而报浪说,由于染布巨大,需要把布铺在地上,画师们趴在地上画;染布遇水后变得非常沉,为了保证染色均匀,需要3个人同时举着染布进行染色。经过十几个人近半个月的努力,作品顺利完成,令北京的设计师感到惊喜和赞叹。
杨而报浪在蜡染工坊绘制纹样。新华社记者崔晓强 摄
纺线织布,绘画染色,杨而报浪从小就跟母亲学习蜡染。在她所属的白领苗支系,蜡染不仅用于节日、出嫁时的盛装,还用于床单等日用品。为了生计,杨而报浪曾去广东、浙江等地打工,后来她回到了家乡,决定用从小熟悉的蜡染技艺增收致富,建立工坊带动更多的“乡村妈妈”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2014年杨而报浪和另外3名“乡村妈妈”成立了合作社,开始批量承接订单,生意也日渐兴隆。2017年,杨而报浪在丹寨万达小镇开设了一家苗族蜡染非遗体验店。在这里,蜡染不仅是可购买的商品,更是能够触摸、体验的“活”文化。
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今年9月,杨而报浪的工坊搬进了县城约500平方米的帮扶车间,专门从事苗族蜡染产品的制作、研发和销售。帮扶车间所在地是当地易地扶贫搬迁点。杨而报浪的帮扶车间让搬迁群众“下楼即上班”,画师们既能照顾老人孩子,又能获得收入。在这里当上了专职蜡染画师的王腰里后说:“这是我从小就会的手艺,工作轻松,还可以接送孙子。”
杨而报浪在晾晒已着色的染布。新华社记者崔晓强 摄
这些年,因为宣讲、展示等缘由,杨而报浪去过北京、上海等很多地方,她说:“蜡染让我去到了很远的地方,看到了更大的世界。”杨而报浪的坚持与收获成为女儿张晓丹成长的榜样。张晓丹今年从南通大学国际贸易专业毕业后,选择回到丹寨,和母亲一起继续传承这门技艺。
“我从小就看着母亲天天坐在板凳上画蜡染,起初我感到很枯燥,但是长大后开始慢慢了解,觉得身上多了一份责任感,蜡染的传承需要我这样的年轻人加入。”张晓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