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原标题:个旧:“四个法宝”破解集体经济发展难题
近年来,个旧市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的有力抓手,坚持党建引领、制度先行、人才推进、资源赋能,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有效转变、集体经济收入有效提升、村民生活质量有效改善。
用活党建法宝,为集体经济发展“引路”。以全州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同步做好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换届工作,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责任压实到全市79名涉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肩上。立足“一县一业”“一村一品”要求,扎实推进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强村工程,积极探索“党组织+N”的发展模式,依靠龙头企业、群众、合作社等,以多渠道、多形式实施集体经济项目41个。坚持“一村一策”,围绕各村资源禀赋、交通条件、产业成熟情况,鼓励村集体主动探索与村庄发展相匹配的产业,注重在党员群体中挖掘先进带头人,充分激发群众和村集体的内生动力,逐渐形成不等不靠、主动作为、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用活制度法宝,为集体经济发展“把舵”。制定《个旧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创收奖励办法(试行)》,年内预计发放村集体经济创收奖励资金38.1万元,提升村组干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主动性、积极性。建立常态化项目储备机制,每个乡镇(街道)根据实际情况,每年储备2—3个条件成熟、收益可观、风险可控的村集体经济项目,积极主动申报省州资金,促进项目落实落地见成效。成立个旧市集体经济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在项目招投标、项目建设、资金拨付等重要环节,加强监督问效,对完工项目及时开展审计并跟进审计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截至目前,全市41个村级集体经济项目中,16个项目已顺利完工并通过验收,其余25个项目正有序推进。
用活人才法宝,为集体经济发展“供能”。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结合,选派村干部参加全州村(社区)干部异地挂职交流,帮助提升实战能力和业务能力,年内选派1名村干部异地交流任职。以“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为抓手,回引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及其团队、中山大学教授保继刚等一批优秀专家学者回乡参与规划,2021年至今,共储备回乡规划人才700余人,协调资金8230万元,协调项目35个,进一步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建立人才库储备优秀乡土人才426名,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选树一批优秀的农村致富带头人,纳入到乡镇党校师资库,组织开展实地教学,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为发展产业提供强大人才保障。
用活资源法宝,为集体经济发展“续航”。依托各村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多元化发展村集体经济,持续拓宽增收渠道,筑牢乡村振兴“基座”。锡城街道阳山社区立足矿山转型,盘活自然资源,打造阳山生态公园,以文旅融合带动周边餐饮业、服务业发展,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显著提升。贾沙乡松云村大力发展黑花生种植,通过村企合作放大资源聚集效应,与个旧市大红屯粮食购销公司签订产品购销合同,实现企业原料保供、村集体农产品保销,2022年收益8.8万元。卡房镇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书记抓美丽村庄等各项工作,整合资金资源,打造野放茶山、“一马平川”花椒基地、田心村田园综合体等一系列现代农业产业,全镇村集体平均经济收入9.96万元。
(柯如燕)